今天下午,大会特别分为三个会场,分别围绕生殖内分泌、生殖医学" />
学术活动

脚踏实地,满堂学者共话临床基础;拥抱未来,前沿技术成果启迪科研——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第一分会场荟萃

发布时间:2018-04-13 浏览次数:0

 

今天下午,大会特别分为三个会场,分别围绕生殖内分泌、生殖医学临床与基础、高龄助孕及男科展开,诸位一线大咖悉数登场,又为在场学者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中国妇产科网作为支持媒体,为您带来了第一现场的报道。

今天的第一会场为生殖内分泌专场。北京协和医院的郁琦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的王丽娜教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凌秀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的孙赟教授、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的武学清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生殖中心的董梅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魏兆莲教授等知名学者为携手为大家献上了大量精彩讲座。围绕生殖内分泌专题,深入浅出的诠释了该领域内近年来的重点难点,带来了最新的科研突破,也和大家分享了实用的临床知识。

郁琦教授:生殖内分泌的哲学

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郁琦教授向我们分享了“生殖内分泌的哲学”。生殖内分泌学是针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相关研究的学科。生殖内分泌学讲述了月经相关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高泌乳素血症)、不育和辅助生育技术(试管婴儿)、绝经相关疾病及其治疗、性发育异常疾病。郁教授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将这样一个简单又深奥的哲学问题与医学联系起来。并提出疾病治疗很多是基于控制而非治疗,更遑论治愈,其中最典型的疾病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其病因不明,诊断标准不确定,不能治愈,需长期用药控制。所有治疗PCOS的方法都不是为了治疗PCOS 而是为了控制和预防PCOS可能带来的问题。医学模式的发展是基于现有的医疗和经济水平,将患者利益最大化 。妇科内分泌对于精准医学的理解在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对治疗的反应均由基因所决定这一基本思路”,在疾病发生之前找到基因的携带者,对疾病加以预防,甚至可以设计胚胎的基因,让疾病不出现。除此之外,郁教授通过KNDy神经元、neurokinin B及其受体NK3R之间的联系,引出妇科内分泌是转化医学的天然孵化器这一观点。从临床工作中发现不能解决的问题,将问题提出到实验室,经实验室研究出结果后,再回到临床应用,临床据此应用后再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再进入实验室寻找答案,如此循环往复,推动医学发展。最后,郁琦教授提出生殖内分泌意识,即,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存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在分析妇科病情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生殖内分泌紊乱的因素,而不是将器质性疾病作为唯一选择。

王丽娜教授: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子宫内膜层面治疗策略探讨

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的王丽娜主任分享了“反复胚胎移植失败者的子宫内膜治疗策略探讨”。反复植入失败的概念是“单次移植> 3枚优质胚胎,优质胚胎移植周期失败3次,或多次移植≥ 10 枚胚胎未妊娠。”着重讲述了子宫内膜容受性与胚胎种植的关系。胚胎种植窗口期传统认为是胚胎种植于受精后6-7 天开始(即受精卵进入宫腔后2-3 天)。适宜妊娠的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9-11 mm。内膜厚 <6 mm 几乎没有妊娠的可能。这意味着妊娠过程至少需要一定厚度的子宫内膜。而“薄型”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的界限一直存在争议。王教授并提出子宫内膜血流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反复胚胎移植失败者的妊娠率。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可通过几下几种方法进行:雌激素及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明显增加子宫动脉血流速度,提高IVF妊娠率及种植率。而硝酸甘油,副作用多(头痛、恶心,低血压)而依从性差。己酮可可碱(800mg/day)联合维生素E(1000 IU/day)可减少由于幼时放射线引起的子宫萎缩,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对于IVF反复失败患者在移植周期前局部损伤子宫内膜可以提高植入率,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研究发现,这种损伤引发修复/炎症反应,促进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最后,王教授提出子宫内膜容受性分析个体化胚胎移植策略是改善RIF患者ART结局的重要手段。 

凌秀凤教授:拮抗剂方案的预处理探讨

来自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凌秀凤主任向我们分享了 “拮抗剂方案的预处理探讨”。首先,凌主任为我们介绍了预处理的目的是增加同步性,调整周期并提高卵子质量。针对卵泡同步化常用预处理的方法有:1、OC预处理:OC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负反馈抑制垂体下丘脑,减少内源性FSH和LH的分泌,抑制性腺的功能。OC预处理与否对OPR没有改善,但增加治疗时间和Gn剂量。2、雌激素预处理:雌激素主要抑制FSH,防止FSH过早上升,使卵泡发育同步。3、孕激素预处理:主要抑制LH,用药后抑制LH峰,防止提前排卵,减少囊肿形成。4其他例如:雌孕激素序贯或GnRH-ant等。不同的预处理作用机制不一致,建议针对不同的病人,选择个性化预处理。由于胚胎质量导致预后不佳患者建议GH长程预处理。

孙赟教授: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策略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的孙赟主任分享“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策略”。研究发现,胚胎的着床时间与妊娠维持有很大的相关性。第6天到第8天着床,早期流产率低于10%。第11天着床,早期流产率达到52%;第12天及以后着床早期流产率高达82%。讲述了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因素有:内膜厚度,宫腔病变(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纵隔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积水、超促排卵等。讲述了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法:建议及时发现异常宫腔因素,及时处理宫腔异常。子宫内膜轻搔刮能够一定程度改善ET失败人群的种植率。IVF人群中常规使用肝素、阿司匹林未能增加妊娠率,RIF患者使用肝素能够增加活产率。GH、G-CSF等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仍待进一步研究。RIF患者采取个体化移植策略。




张小宇医生:URSA 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关系的研究以及治疗的探讨



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的张小宇医生向我们介绍了“URSA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关系的研究以及治疗的探讨”。探讨了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导致复发性流产与NK细胞数量的增加有无关系。通过回顾性分析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外周血NK细胞数值增加的受孕的RSA患者,根据实际服用免疫抑制剂(醋酸泼尼松)的情况分为孕前孕后均用药组和仅孕后用药组。随访两组妊娠结局,以了解不同用药方式的妊娠结局有无不同。结果提示抗体阳性的患者其导致流产的机制可能与其刺激产生更多的NK细胞有关。TSH水平升高的RSA患者外周血NK数值是升高的。甲状腺抗体阳性和TSH水平升高都存在时并不使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数值进一步增加。醋酸泼尼松能够降低外周血NK细胞的数值,且孕前孕后均服用泼尼松有利于降低妊流产率。

刘燕医生:GnRHa 在不同促排卵周期黄体支持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刘燕医生向我们分享了“G nR H - a 在不同促排卵周期黄体支持中的临床应用观察”。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份开始至2016年6月份将GnRH -a作为黄体支持应用新鲜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微刺激方案、拮抗剂方案、长方案以及超长方案与未使用GnRH -a黄体支持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方案促排周期G nRH-a应用后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现辅助生殖技术黄体支持中加用 G nR H-a能改善治疗结局,可能是由于G nR H-a刺激垂体使之加大分泌LH 进行黄体支持,也可能是GnRH-a通过卵巢和胚胎表面特殊的 GnRH 受体发挥作用,也有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局部的 GnRH 受体从而改善治疗结局。微刺激周期和拮抗剂周期临床妊娠率有明显增加,拮抗剂周期使用G nR H-a黄体支持流产率下降明显,但是微刺激周期需要进一步扩大临床样本才能更加明确其意义。长方案刺激周期和超长方案刺激周期作用不明显,由此对于黄体支持的使用我们还是需要根据实际刺激方案决定,不能一概而论。使用GnRH -a黄体支持OHSS发生率0.71%低于对照组1.77%从而为辅助生殖技术中并发症的预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武学清教授:薄型子宫内膜的诊治


来自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的武学清教授向我们了分享了“薄型子宫内膜的思考”。由于宫腔操作(90%)、炎症、理化因素等导致子宫基底膜受损,间质中的纤维蛋白原渗出、沉积,宫腔粘连。薄型子宫内膜使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高和腺上皮生长缓慢使血管发育不良导致子宫内膜血供减少,影响胚胎着床。武教授提出可以通过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达到重建宫腔的解剖形态和大小的效果,恢复月经,成功妊娠。术中关键是保护内膜,防止术后再次粘连。

刘风华教授(董梅教授代):辅助生殖技术多部位妊娠的处理


来自广东省妇幼保健生殖中心的董梅主任代刘风华教授,和我们分享了“辅助生殖技术多部位妊娠的处理”。宫内外同时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即: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同时出现,也叫多部位妊娠。HP在自然妊娠中的发病率约为0.03%,但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使HP的发病率上升至0.05%。自然妊娠与ART后EP共同的高危因素有:轻度EMS、输卵管或盆腔手术史引起的输卵管病变和子宫的容受性下降,宫缩增加。其中输卵管因素占女性不孕症的30%。EP的诊断依据是血β-HCG和TVS检查。若患者孕6-7周,血β-HCG 48h 1.6-2倍,考虑IUP;血β-HCG 48h<1.6-2倍,考虑EP/胚胎发育不良;血β-HCG<2000IU/L,TVS宫内未见孕囊,48h重复大于2000IU/L,或未正常上升,TVS宫内未见孕囊,考虑诊断EP。她指出TVS需注意所有ART患者必须警惕HP,即使无高危因素。按顺序超声检查,避免漏诊,子宫宫内胚胎与移植胚胎数目不符,仔细检查附件区。建议对可疑的ART患者,可早至孕5周行血β-HCG+TVS以排除HP。强调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保守、手术、胚胎抽吸减灭术等。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仍需警惕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腹腔镜手术中也需注意探查对侧输卵管。对于辅助生育助孕失败后的患者一定要监测到血β-HCG降到正常值。

  

杨菁教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国诊疗指南解读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杨菁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国诊疗指南解读”。PCOS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育龄妇女患病率约为5%-10%。常见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表现等,可伴有肥胖、血脂代谢紊乱等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杨教授讲述了PCOS的发病病因、诊断依据、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育龄期及围绝经期PCOS的诊断:疑似PCOS:月经稀发或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必需条件)符合以下2项中的一项:1、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2、超声下表现为PCOM。确诊PCOS:具备上述疑似PCOS诊断条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或排卵异常的疾病。青春期PCOS的诊断:同时符合以下3项:1、初潮后月经稀发持续至少2年或闭经2、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3、超声下卵巢PCOM表现。最后,杨教授将PCOS治疗方法总结概括为:生活方式干预;调整月经周期;高雄激素的治疗;代谢调整;促进生育;远期并发症的预防与随访管理,心理疏导,中西医结合治疗。

  

魏兆莲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孕期并发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魏兆莲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孕期并发症方面的丰富临床经验,基于对孕期安全的考量,魏教授选择了这个分享题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妊娠期间,应该如何进行孕期管理?我们临床中应该如何对患者进行忠告?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一种谜一样的疾病,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育龄期女性EMT发病率约10%-15%,EMT合并不孕发病率高达40%,怀孕时应如何管理,又将会为患者带来哪些风险,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魏教授经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总结,实际上,EMT患者妊娠过程中面临着相当多的风险。首先,EMT患者盆腔粘连与疾病本身相关,造成盆腔解剖结构的改变,造成腹痛、肠梗阻以及穿孔。第二,EMT患者盆腔及腹腔积液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妊娠状态会放大其敏感性。第三,异位内膜蜕膜化,在黄体支持下内膜转化为蜕膜化组织,易于发生血管壁破裂。第四,孕激素抵抗,由于EMT患者具有孕激素抵抗的特点,所以会面临某些血管功能失常和不可预测的大量出血。第五,子宫基底层异常,EMT患者子宫肌层结合带结构改变,从而带来一定风险。有大量研究成果表明,EMT患者妊娠时,流产、异位妊娠、前置胎盘、早产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有增加。DIE作为EMT的最严重形式,主要侵犯直肠阴道隔,子宫骶韧带以及其他腔结构,这些患者在妊娠时腹腔内出血、子宫破裂、肠穿孔等急性并发症急需我们重视和深入研究。最后魏教授总结到,EMT患者在妊娠时,流产、前置胎盘、早产、小于胎龄儿等风险均会增加,我们需要提高对于腹膜出血、子宫穿孔、肠梗阻、肠穿孔等妊娠急性并发症的识别,另外,对于研究证实妊娠期EMT的病灶变化及产科结局,孕前是否手术预处理DIE等问题,还有待我们共同研究。

  

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内分泌在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第二天,开幕式上专家领导热情洋溢发表致辞,寄予大会厚望,展望光辉未来;大师讲坛上,台上学术妙语连绵不绝,台下求知若渴收获丰硕;专题讲座专业领域精深入微;学术论坛观点碰撞火花四射……生殖内分泌医学界年度巅峰交流,正在武汉东湖精彩演中。在明天的会议中,大会将分为两个分会场,包括指南/共识解读专场及青年论坛和流产与保胎及生殖管理与伦理专场,中国妇产科网将会为您全程报道大会盛况,敬请期待哦!


Baidu
map